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6700家企业建立碳账户!乐清全力推动形成碳普惠市场

2023-02-07 09:3348510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系统总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经验。

“双碳”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鸣锣开市后,企业碳资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水碳市场一年半来,浙江温州乐清企业是机遇多了,还是挑战大了?企业又应如何调整、转型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从糊涂账到精细化管理

据介绍,乐清市是改革开放温州模式的代表城市,随着全市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碳排放水平呈现增长态势,城市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的生活、消费领域逐步成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领域之一。

2021年8月,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联合相关单位出台实施《乐清市建设碳普惠机制实施方案(试行)》,要求以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为路径,着力建设公众低碳场景、建立碳减排消纳机制,加快构建可持续的碳普惠体系,将碳普惠打造成为乐清市践行绿色发展的新名片。

“碳普惠机制是低碳权益惠及公众的具体表现,可以调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积极性,对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协同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塑造城市绿色低碳新特质具有重要实现意义。”乐清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21年12月中旬,乐清某电厂完成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盈余了近百万吨碳配额,售价4100多万元。 

所谓履约,简而言之就是“还账”。作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国家根据发电行业的平均排放水平免费发放碳配额。而企业要根据实际碳排放量清缴履约,盈余的归自己,不够的就要到碳市场去购买。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重要行业今后也将逐步被纳入其中。 

“这对企业来说是约束,也是激励。秉持总量控制的原则,企业的碳排放将不再是一本糊涂账,精细化管理和绿色转型将成趋势。”这家电厂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作为乐清第一家吃螃蟹的发电企业,这家电厂不仅尝到了卖碳配额的甜头,更是体会到了把碳配额当资产用的便利。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后,企业“碳排放权(碳配额)”有价可依,被赋予市场价值和流动性,成为银行认可的有效质押品。

2021年10月底,工行乐清市支行与这家电厂签订了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协议1亿元,并于当日放款3652万元,这也是乐清首笔以碳排放权为质押物的贷款业务。

“用得好,碳配额也是一种金融工具。”这家发电厂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作为电力保供企业,他们的生产不能停。此前煤价一度高涨让他们遇到了资金困难,正是这笔贷款,有效保障了企业的资金需求,拓宽了融资渠道。

现如今,碳资产正成为企业看得见的有形资产。如何有效地进行碳资产管理、最大化利用手中碳资产,正成为一个新课题。

近年来,这家电厂上属集团组建碳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强化碳金融碳市场参与能力,逐步完善碳资产精细化管理。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的成功落地,是碳金融创新和碳资产管理的有效结合,为这家电厂上属集团盘活碳配额资产、推进节能减排开辟了一条低成本、市场化道路。

政策助力碳普惠

由于全国碳市场以强制性参与为主,重点排放单位以外的大量中小型减排项目以及个人的自愿减排行为产生的减排量难以被认证为碳资产,因此乐清仅3家电厂进入全国碳市场。

截至2022年初,乐清市有分布式光伏单体项目6520个,合计装机容量约29.4万千瓦,占温州总量近六成,年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一方面,大量的分布式光伏等碳减排量难以核证,无法形成有效碳资产参与碳交易;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企业急需采购碳减排量来实现碳中和。碳减排量供需之间存在市场空白,需要建立更加灵活、多元的地方性碳市场。”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此背景下,乐清市碳普惠市场上线,不仅为分布式光伏用户的减排量提供了一条畅通的交易通道,更是以碳普惠的模式促进乐清企业用户参与交易,为碳减排量供需双方架起桥梁,实现减排与发展的双赢。

根据《乐清市建设碳普惠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建立的碳普惠运作机制,由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产业单位承担碳普惠平台的建设及运营职责。

“这两年与上海环交所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后,工作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平台已经建设完成,进入审核部署阶段。”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主任林士勇介绍,相比全国碳交易市场,针对中小型企业减排量交易的地方碳普惠最大优势在于减排量认定和交易的门槛低、成本低,所有有意愿的企业都能够自愿参与碳交易,通过“零售”模式基本实现碳交易零门槛。

“目前乐清已有6700家工业企业完成碳账户建设。为了寻找减碳来源,我们把目光锁定在乐清正泰集团的光伏产业、华仪集团的风电产业、乐清两家林场的绿色碳汇、乐清湾的蓝色碳汇,这四个主攻方向拥有巨大的减碳空间,潜力无限。”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总工程师郑道福分析道。

据悉,日前乐清发布了全国首个涵盖居民最全出行方式的交通碳普惠方法学,市民低碳驾驶行为可以转化为个人碳账户中的碳积分,用于兑换消费券,停车券等,也可以通过运营平台运营方出售给本地企业用于生产。近期即将发布光伏方法学,利用光伏方法学,可以把正泰每年在乐清的光伏项目减碳排量计算出来,这标志着乐清碳普惠体系建设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目前还在意见征求中的《浙江省碳排放权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释放出一个讯号,浙江要率先启动施行碳排放配额制,企业在实施碳排放配额制时会产生碳排放的供需错配,而供需错配就会衍生出碳交易。

“目前乐清绝大多数企业都达不到碳排放交易量,不能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未来碳普惠市场的运行就是为了完善补充这一机制。”郑道福说,乐清碳普惠市场建成后,将融入长三角碳普惠体系,届时可实现江浙沪皖四地间的跨省自主交易,并通过积极对接国家自愿减排市场体系,推动乐清地区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在碳市场做出率先示范。

“碳均论英雄”推动绿色转型

碳普惠市场的建立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碳达峰、碳中和”落地后,为确保完成能耗“双控”目标,乐清率全省之先,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借鉴“亩均论英雄”改革思路,2021年,乐清市经信局、供电局、发改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创新开发“碳画像五色图”企业碳效评价,对规上企业开展“碳均论英雄”改革,利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碳普惠交易。

“碳均论英雄”如何论?乐清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从单位能耗增加值、近三个月的产值碳排放、新能源的占比三个指标入手。“碳均论英雄”的第一步,便是对能源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和重点高耗能行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行动,为年用电量5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免费“诊断”,提出节能技改建议。

“工业企业最大的减碳空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线减碳和管理减碳更为关键。”浙江慧宸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咨询师叶建华向大家分享“体检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一大批像叶建华这样的“能耗精算师”走进了乐清的工厂,提供“一对一”入户诊断服务、量身定制节能技改方案,引导企业从“要我减碳”转变为“我要减碳”。截至目前,乐清市已完成重点用能企业“量身体检”全覆盖。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温州级绿色工厂巨邦集团挖掘绿色制造潜力,能耗、水耗和污染物产生量逐年下降,实施了智能化改造、云平台系统智能化建设等多项方案。巨邦集团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节能技改账”,这些年技改投入的3500万元,实现节能量81吨标准煤/年,实现节碳量1007吨/年,每年可节约经费280万元,再加上补助的钱,10年就可回本。

“碳均论英雄”不只用来评价企业,也对整个产业链的健康起着实时监测的作用,为政府出台帮扶政策提供参考。

“碳均论英雄”的第二步,借力数字化,开发碳效等级绿、蓝、黄、橙、红“碳画像五色图”,实现乐清市规上企业碳效监测全覆盖。每月动态评价一次,半年度评价结果将作为政策实施依据。目前,乐清每家企业都有自己专属的“低碳码”,企业可随时查看自身“碳效”水平,然后对症下药,提高碳效。

此外,乐清出台了“低碳产业发展新十条”,通过顶层设计推进工业领域的低碳发展,明确支持低碳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全省首创近零碳企业政策,重塑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绿色发展。

“在‘双碳’目标下,先立后破的能源转型路径逐渐清晰,企业均已意识到,在目标实现过程中,能耗越高的企业将被淘汰得越快,在这场你追我赶的角逐中,唯有跑在前头,才能跑赢别人。”乐清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碳普惠市场上,就某种程度而言,更多的碳配额意味着更多经济效益,也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权。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极端大气河事件将随温度线性增长
7月1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首次利用涡分辨率的气候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对未来增暖情境下极端大气河事件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在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全球变暖下的极端大气河事件》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0评论2023-07-04537

覆盖2700家,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据库上线
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三方发起共建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据库正式上线。数据库收录了2022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覆盖的约2700家环保公益组织的相关信息,如组织信息(包括组织名称、组织类型、成立日期、工作领域首选项、工作领域次选议题、工作手法、联系方式等)、数据信息等。参与首年调研执行的34家枢纽组织将成为数据维护员,共同建设、管理、维护这一环保公益行业基础设施。

0评论2023-07-04512

黄江:完善雨污分流改造,确保零污水入河
6月以来,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对龙见田水沿河企业、板湖河沿河餐饮店逐一排查污染源,完善企业雨污分流改造,确保零污水直排入河。

0评论2023-07-03525

贵州省黔南州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体措施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2〕15号) 精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结合我州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0评论2023-06-29571

4.05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陕西水环境综合治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我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4.05亿元,资金量比去年增加超过10%,在去年突破3亿元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0评论2023-06-29648

焦化行业将开启超低排放“大改造” 焦企产能优化忙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于6月28日截止。焦化行业将进行超低排放“大改造”。

0评论2023-06-29560

垃圾分类既要多管齐下也要久久为功
会说话的垃圾分类机器人、装载芯片的垃圾桶、AI图像十秒识别厨余垃圾……日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走进城市云脑平台、静脉产业园等地,点赞西海岸新区科技赋能垃圾分类的好经验与好做法。

0评论2023-06-28592

内蒙古乌海“空天地”一体化监测让大气污染无处遁形
小到公园小区、大到全市范围的空气质量状况均可“一屏所见”。日前,记者来到内蒙古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监测中心,自治区首个“空天地”一体化立体大气监测平台的强大功能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平台既可以全方位实时监测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又能分析研判、预警预报、指挥调度大气环境问题,为乌海市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手段。

0评论2023-06-28516

开封市市长李湘豫就推进惠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现场办公
6月25日,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惠济河畔,就推进惠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现场办公。他强调,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改善惠济河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开封。

0评论2023-06-28511